那一天,教會出了事……
當模糊的傳聞四起,你將如何選擇?是安靜禱告,還是挺身而出?
推薦你先玩互動式測驗,再往下Double Check你的選擇喔!
🎯玩過遊戲的朋友,可以直接到下方看文章喔!
Loading...
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?
(請計算哪一個字母你選最多!)
當得知教會領袖可能犯錯,內部信件流出卻無人回應時,你的直覺反應是什麼?
1
相信神掌權 D
安靜等待,忠誠於信仰。
2
觀察不站邊 B
先觀察情勢,不輕易表態。
3
困惑求真相 E
想問清楚發生了什麼事。
4
聯繫朋友 A
尋求共同了解真相的途徑。
5
早有預感 C
認為這只是遲來的爆發。
你最害怕什麼事發生?
當你思考後續可能的變化時,心底最深的恐懼是什麼?
1
系統崩毀 D
擔心教會因此垮掉。
2
社群懲罰 A
害怕因說錯話被孤立。
3
道德麻痺 B
擔心真相無人關心。
4
信任破裂 E
害怕再次失望,信錯了人。
5
靈性操弄 C
擔心教會用屬靈語言掩蓋一切。
匿名文章出現,你會怎麼做?
當你看到一篇匿名投書,敘述教會中的傷害與困惑時,你的反應是什麼?
不理會匿名內容 D
權威至上,不予理會。
默默分享 B
不敢公開表態,私下傳閱。
留言回應 C
表達同理心,參與討論。
轉發朋友 A
反思自身經驗,尋求共鳴。
產生共鳴 E
觀望情勢,考慮是否說出自己的故事。
你希望事件如何結束?
想像這段爭議的結局,你最希望看到什麼?
回歸平靜 D
一切恢復如初,穩定為先。
公開悔改 E
有人站出來澄清與悔改,重建信任。
正義彰顯 B
傷害被看見,不再有人被壓制。
文化重構 A
教會學習成為安全的群體。
自我整合 C
走出信仰新路,即使教會不變。
你覺得自己在這個故事裡,像誰?
前線的守護者 A
總是站在最前面,不怕挑戰,即便受傷也堅持。
沉思的旁觀者 B
靜默觀察,心中充滿想法,卻選擇不輕易表達。
回望的離去者 C
雖已離開,卻仍不時回頭關心,難以割捨。
秩序的維護者 D
致力於維持穩定,唯恐群體受到外界負面影響。
迷惘的探索者 E
仍在尋找自己的定位,尚未找到明確的答案。
測驗結果:五大角色
根據你的選擇,你可能屬於以下五種角色之一,每種角色都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。
誠實的改革者 A
高覺察、高行動力,但情緒耗損。
游離的觀望者 B
中覺察、低參與,自我保護。
曠野的信仰旅人 C
高反思、過往受傷,尋找新根基。
保皇型忠誠者 D
低覺察、高防衛,鞏固焦慮。
過渡期信徒 E
中覺察、高混亂,情感拉扯。
往下看之前,你還可以……
不在教會的日子提供免費相關資源,希望促進基督徒獨立思辨健康的教會文化
沉浸式Line遊戲【牧師家家酒】
來看看這間教會發生什麼事? lin.ee/ddliQl2
「調查教會受傷」匿名問卷
分享你的經歷,幫助更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forms.gle/vMvj3wgHrDYyY3AT6
屬靈虐待檢查表
辨識屬靈虐待的症狀,有助於揭露真相 forms.gle/cAjea9wVoRncBcWMA
角色A:誠實的改革者
你曾深愛教會,選擇留下努力改變。你高覺察、高行動力,卻常感疲憊與孤單。你的防衛機制是「撐」,害怕背叛,獨自承擔。
▍靈性任務:
  • 學會劃界線:改革不是一個人的責任,你不是耶穌。
  • 練習分辨何時該說、何時該休息:沉默也可以是一種智慧。
  • 學會尋找盟友,而不是期待組織內部自我覺醒。
▍誠實提醒:你沒有背叛教會,你只是更誠實愛教會。
角色B:游離的觀望者
你不討厭教會,但保持距離。你中覺察、低參與,自我保護。你知道問題,卻覺得無力發聲。你的防衛機制是「退」,心裡旁觀,保持懷疑。
靈性任務:
  • 練習辨識語言操弄與屬靈壓力,保護自己的信仰空間。
  • 尋找可以誠實對話的群體,即使暫時只是一位朋友。
  • 嘗試誠實問自己:「我在躲什麼?我還相信什麼?」
▍誠實提醒:游離,不代表冷漠。你其實很在意,只是累了。
角色C:曠野的信仰旅人
你離開了。
不一定是因為你想離開,而是你已經無法再留。你愛過、受傷過、努力過,最終只能放下。你的防衛機制是「斷」:你選擇離開,是為了保住信仰的最後火光。
▍靈性任務:
  • 練習讓自己的經歷成為「見證」,而非「咒詛」。
  • 給自己時間,讓信仰重新著地,不急著找到下一個教會。
  • 嘗試重新建構屬於你自己的神學語言與靈性生活。
▍誠實提醒:你不是浪子。你只是選擇了忠於真理,而非忠於形式。
角色D:保皇黨/忠誠者
你相信教會的權柄,相信屬靈領袖的安排。
你會說:「不要論斷」、「要順服」、「神掌權」
你對改革者與批評者常有反感,覺得他們破壞合一。
▍內在狀況:低覺察 × 高防衛 × 鞏固焦慮
你其實也感受到一些不對勁,但你不敢碰。
你害怕信仰垮了就什麼都沒了,因此你選擇「寧願相信一切都沒問題」。
▍靈性任務:
  • 學會將忠誠指向「真理」而非「體制」。
  • 練習與不同意見的人對話,而不是定罪。
  • 面對自己的恐懼:為什麼我這麼需要教會看起來完美?
▍誠實提醒:信仰不是用來蓋住真相的,它是為了叫人自由。
角色E:過渡期信徒
你還沒有決定你是誰。
你覺得每一種聲音你都有共鳴,但你也不確定什麼才是自己的聲音。
你像是一個站在門口的人,不知道該進、該退。
▍內在狀況:中覺察 × 高混亂 × 情感拉扯
你不斷在信仰與組織之間搖擺。
你常常覺得矛盾、疲憊,也不知道哪一邊才是對的。
你的防衛機制是「凍結」:我暫時不選擇,因為選擇太可怕。
▍靈性任務:
  • 練習說自己的故事,即使現在還很混亂。
  • 找到安全的陪伴者,不必立刻做出定論。
  • 明白信仰的路不是直線,有時候「不確定」正是成長的開始。
▍誠實提醒:你不需要立刻確定答案,你可以是正在尋求真理的人。
關於教會改革的反思文
你收過追蹤禁令嗎?
談忠誠與沉默的力量
用淺白的方式介紹赫緒曼理論:
「組織為什麼能控制人?」
為什麼衰敗的組織特別依賴「忠誠者」?
黑函與匿名見證的差別
談弱者的發聲倫理
當組織內部處理失當,
忠誠者不願出走,
也不肯屈服盲從,
他選擇成為「抗議者」,
卻只能在極有限的空間中做決定….
為什麼組織越腐敗,
改革越困難?
從一間著火的房子談起
每個角色的反應都帶著無奈與張力,
而真正讓體制繼續存在的,
往往不是最惡的人,
而是那些無法說真話、
又不敢離開的人。
[延伸專題] 離開教會者可能經歷的六個階段
為什麼好基督徒會想離開教會?
那些一路以來乖乖聚會、認真服事的基督徒,忽然有一天開始覺得:「我不想去教會了。」這種想法會讓他們嚇到自己嗎?會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愛主不夠深、信心不夠堅定嗎?
看更多…
.不在教會的日子日更好文喔!
我們能不能一起
更誠實地愛教會?
有時候,我們明明聽見了教會的問題,
但最先站出來反應的不是悲傷,而是防衛。
​當有人指出教會裡的大象,
那些我們心裡其實早已察覺、
卻不敢說出口的問題,
我們發現這些問題不只發生在某一間教會!
從眾心理學
談弱者的發聲倫理
讀完這篇你會知道:
1. 自己的從眾模式是哪一種?
2. 教你怎麼打破從眾壓力的秘訣
3. 學會在群體中保持獨立思考+影響他人
信仰反思同心圓
思考一個議題可以像同心圓一樣擴散。
你的靈性經驗是軸心,
上帝對你說的話完全真實可信。
但同心圓還有很多不同的層級:​
💛 有些人看見個人的療癒與安慰
💛 有些人看見外圍的結構性問題
💛 有些人還在傷痕中說不出話
📱 如何收聽?
收聽節目:(週更)
關注社群:(日更)
瀏覽我們的官方網站:
Made with